Online Library TheLib.net » 绍兴十二年
cover of the book 绍兴十二年

Ebook: 绍兴十二年

Author: 夏坚勇

00
02.03.2024
0
0

★十年磨一剑——著名作家夏坚勇继《湮没的辉煌》之后推出扛鼎之作;

★全景式展示——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的政治、社会、人事、经济、市井全貌;

★一部关于南宋时期政治、军事、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媲美《清明上河图》;

★ 比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更深入,更微观 ,更生动;

★文学界口碑盛传,被誉为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长篇历史散文杰作。

【内容简介】

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是南宋历史上具有分水岭和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此前,绍兴十一年年底,宋金和议正式签署;腊月二十九日(小年夜),岳飞被杀。这既标志着靖康之难后长达十五年战乱的结束,又是南宋王朝此后一以贯之的外示苟且、内图繁荣这一基本国策的转型期,宋高宗自诩的“中兴盛世”亦由此拉开了帷幕。这一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于观照整个南宋以至中国的封建社会,都具有相当典型的标本意义。

《绍兴十二年》力图...

★十年磨一剑——著名作家夏坚勇继《湮没的辉煌》之后推出扛鼎之作;

★全景式展示——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的政治、社会、人事、经济、市井全貌;

★一部关于南宋时期政治、军事、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媲美《清明上河图》;

★ 比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更深入,更微观 ,更生动;

★文学界口碑盛传,被誉为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长篇历史散文杰作。

【内容简介】

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是南宋历史上具有分水岭和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此前,绍兴十一年年底,宋金和议正式签署;腊月二十九日(小年夜),岳飞被杀。这既标志着靖康之难后长达十五年战乱的结束,又是南宋王朝此后一以贯之的外示苟且、内图繁荣这一基本国策的转型期,宋高宗自诩的“中兴盛世”亦由此拉开了帷幕。这一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于观照整个南宋以至中国的封建社会,都具有相当典型的标本意义。

《绍兴十二年》力图通过绍兴十二年这个历史的横切面,以一个排比有序的时间脉络为经线,以该年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为纬线,全方位地反映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和社会生活,深入揭示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逻辑。其中既有关于那个时代政治和军事方面纵横捭阖的宏大叙事(例如绍兴和议与岳飞之死、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回銮、秦桧专权下的高压政治等等),又有涉及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精微刻画,举凡风俗、物价、科举、学潮、艺文、官制、茶政、马政、度牒、驿传、地理、气候、产业、外贸、宗室、外戚,巨细靡遗,极其精巧地镶嵌于一个波澜起伏的大情节的框架内。作者无意于对历史的通俗阐释或戏说,也不满足于站在道德的至高点重复那些既有的评价体系对人物和事件的定性定调,而是作力于在笔下呈现一种历史的诗情与哲理,还原当时的时代氛围和社会肌理,追逐人物的心路历程,从而走向一个更为深广的历史时空和精神世界。从中,人们既读懂了一段历史,也读懂了眼前的现实。历史,其实并不遥远。

【媒体评价】

《绍兴十二年》是历史学著作和文学著作最大限度的结合。在绍兴十二年这一年的叙述背后是对整个宋朝历史的稔熟于心,对某些个历史细节点的放大见功力;在行文上摇曳多姿,是宽细的结合。这部作品基本结构是按照时间性的,不靠情节和戏剧冲突,内在肌理的细腻和散落其间小小的悬念使得阅读起来非常吸引人。夏坚勇对历史人物心理的揣测很到位,表现出文学家对人物人性复杂、软性的,内在回旋式的评价。

¬¬¬——南帆(评论家、福建社科院院长)

《绍兴十二年》是一部充满人文激情和人文价值理念的作品。这本书虽然和《万历十五年》同样选取历史的某一个节点,但不同的是文学对人物、人性复杂性的表达,对还原当时社会历史生活风俗的描写,所涵盖的人物内容,上至天文地理、皇亲贵胄,下到黎民百姓、贩夫走卒,无所不包,无所不及,“工农商学兵”无所不写。此外我最激赏的是,文中处处有文眼,句句扣题。作者在书中的在场,“我”是一个判官,常常跳出描写做批评,这是一种鲜明的批判立场的体现,穿透历史现场,掀开历史帷幕,从而引起对于当下社会生活的思考。

——丁帆(评论家、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绍兴十二年》与一般历史著作的区别是它向细部的铺陈描绘。夏坚勇笔下的绍兴十二年就是日常生活的一年,是绍兴十二年临安的春夏秋冬。它是那一年的百科全书,其中隐含了这样的伦理,即“道在日常”。

夏坚勇的《绍兴十二年》是“有我”之作,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夏坚勇有足够的自信,文人的风骨、知识者的智慧、现代的立场和面对现实的价值诉求,使作家旗帜鲜明地建立起喜剧美学的叙述主体,或冷嘲热讽,或严厉斥责,睥睨天下。

——晓华(文学评论家)

小小一根鼻绳却牵出南宋巨牛,庞然面前笔墨见小,却泼风也似,运笔成刀,舍大而图小,攻其一肢,窥斑见豹,砉然有声之中,落定一年的历史切片,解构的不仅是靖康耻,宋金和,岳飞死,“中兴盛世”,还观照古今五味杂陈了时人的心态情状世相。

——哲夫(作家)

夏坚勇的《绍兴十二年》自有其过人之处,甚至有《万历十五年》不及之处,那就是作品始终有一种澎湃在字里行间的气,文因有气而性情摇荡,史实史料借气而灵动飞翔起来,气携史实史料而有了力量,有气而又有力,这文章便好看而又好玩了,这文字便翠华摇摇起来,诗情与史实便就浑然天成。一切历史皆当代史,我的理解是用当代人的眼光去穿透历史,从而探寻到走向未来的路径。在这一点夏坚勇无疑做的非常到位。精辟而具有警示性的文字经常如电击般刺痛眼球。

¬——陈歆耕(评论家、《文学报》原主编)

夏坚勇先生的长篇散文《绍兴十二年》,以时间为主线,从绍兴十一年的“小年夜”一直写到绍兴十二年的“除夕”,整整十二个月,以抗金英雄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杀事件为叙述中心,详细讲述了绍兴十二年这一年宫廷和民间大大小小的各类事情,生动展示了南宋朝廷的政治格局、政权运行的内部肌理、各股政治势力间的权力博弈,也兼及对当时南宋社会上至宫廷礼仪下至市井风俗的细节化白描。这部长篇散文史料详实丰富,作者以史家的深刻眼力穿透历史的迷障,从史料的蛛丝马迹中探析历史深处人性的多面与复杂,厘清和复原了历史事件本身的丰富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勾连。

——马炜《打捞历史的细枝末节》(《小说评论》2014年第6期)

夏坚勇的长篇散文《绍兴十二年》,从题目上让人想起黄仁宇的名著《万历十五年》。然而作者在讲述那个南宋历史转折之年时的心态,明显要比黄仁宇轻松得多也细微得多。虽然不可避免要写到宫廷斗争和政治变动,但他的志趣并不止于此,勾栏瓦肆、引车卖浆乃至于风月男女都在他的笔下得到了鲜活的再现。这样的再现当然不可能是“眼见为实”的客观记录——而恰恰是文学想象令这篇历史散文充满了鲜活的气息。

——石一枫《历史的生命气息》

夏坚勇注目绍兴十二年,翻阅查证了大量的资料文献,反复咀嚼,体会再三,但绝对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他在这样的搜求爬梳之中,时刻有着极为清醒的批判意识与时代意识,当然也有贴近历史人物的历史意识,把一切都只置放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但又不沉溺于此,经常返诸当下,有的放矢,议论之大胆尖锐直率,令人有血脉贲张情难自禁之感。

整个《绍兴十二年》气韵流畅生动,文字典雅雍容。可以完全负责任地说,《绍兴十二年》不是读史笔记一样的零敲碎打,不是解读有关史料的散漫感想,较之《万历十五年》《蒙元入侵前夜的日常生活》等,这是一部难得一见不可多得毫不逊色的又一值得称道的散文杰作。

——雷雨《钩沉复活一个王朝的丰满枝叶》

《绍兴十二年》爬梳材料,解构细节,洞察隐秘,为我们细笔勾勒出一幅文字版的临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息图谱,可以媲美《清明上河图》。从绍兴十一年的小年夜到绍兴十二年除夕夜,一年的时间,大到议和杀将科举考试朝堂议政这样的军国大事,小到柴米油盐耕牛马道方言戏剧这些细事,作者信笔写来,在一千多年历史幽深的隧道里随出随入,像一位细心的导游,把读者带进历史事件的波谷浪尖,体验悲喜交加的人间活剧。

——于学周《活在历史的“现实”里》

夏坚勇的文字,充满深厚情感,坦荡智慧,舒展流畅。你不觉得那是文字,更像一个老友与你秉烛夜谈,西窗花影,酒酣胆热,男人的喉音在午夜的寂静中回荡。他的文字非常讲究,如同诗歌充满弹性,带着节奏和对仗,像河流一样恣意奔涌,读得你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充满喜悦和丝丝入扣的满足感。

我怀念夏坚勇作品的真挚与人文精神。他用对历史的反刍回答今天的世界,用诗歌般的长泣亮出自己颤抖的灵魂和忧患意识。那是一个真人在与你交谈,不是一架机器发出怪异的响动。读这样文字我获得的是对文字,对文学的感动,是一种高尚与升华,是一种坚信,相信文学的价值和力量。

——陈九《想起夏坚勇》(《中华读书报》2015年3月11日)

Download the book 绍兴十二年 for free or read online
Read Download

Continue reading on any device:
QR code
Last viewed books
Related books
Comments (0)
reload, if the code cannot be seen